你曾经或现在一定有过焦虑的问题,你是怎样化解的?
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,万事万物互联,都处在较快变化过程中,也充满各种不确定性。
焦虑则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,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焦虑,比如后浪对金钱的焦虑,要买房、买车、要结婚生子;前浪有中年危机的焦虑;女性有年龄增长、韶华易逝的焦虑。
适当范围内的焦虑和紧张是一个人的正常情绪,但焦虑过度的时候,就会试图寻找各种方法来缓解焦虑,而这时情绪被点燃,但是智商却下线,也因此特别容易被商家利用,这个是一个时代的病。
中医怎样认识焦虑
焦虑在中医的病机上,属于肝郁气滞或者肝郁化火的范畴。
提到肝,临床经常有病人会问:「你看看我肝火旺不旺?或者说我的肝好不好?」
这里有必要先从中西医两个方面介绍一下肝是怎么回事。
经常听到的脂肪肝和肝功能是说的是西医的肝脏。西医理论中肝脏位于我们的人体的右侧胁肋部,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消化器官,它的功能主要是分泌胆汁,通过肝总管分泌胆汁然后储存在胆囊里面,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十二指肠的球部,把胆汁排到肠道里面来帮助消化。
另外肝脏还参与新陈代谢,同时还能解毒。吃什么药伤肝了或者吃进去的食物、每天自己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都要通过肝脏来解毒(其中有一部分是肾的作用)。这个是西医的肝脏。
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主要是两个:第一个叫肝主疏泄,第二个是肝藏血。
这里面包含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叫肝「体阴而用阳」。阴是指肝,中医认为肝是藏血的,而血为阴;阳是肝主疏泄的功能或作用,所以肝「体阴而用阳」。
从机理角度上来说,肝藏血,这是中医的认识。肝体为阴,从解剖角度来说,小小的肝脏里面的血容量是人体总血容量的14%,中医也讲「人卧则血归于肝」,所以肝和血是密切相连的。
肝主疏泄,疏泄的意思是指肝具有疏解、通调、调节全身的气血,这是一;第二舒畅情志,调节人的情绪;第三是促进消化;肝有这些作用,在中医里面统称为肝主疏泄。
那么肝既是一个阴又是一个阳,怎么理解?做个比喻:肝就是一个女将军,或者说是女老板,她本身是一个阴性的体质但需要做冲锋陷阵、沟通上下这种对外、主阳的作用。所以肝「体阴而用阳」。
如果肝阴不足,就是肝血不足,气血中的血不足,会很影响情绪。最好理解是女性的经期发脾气;还有像更年期的女性,处在天癸已结,肝血不足的阶段,也会出现情绪不畅,容易着急、生气、一点就着的情况。所以就是肝血不足影响到了肝主疏泄的功能。
如果肝主疏泄的功能(阳的功能)受到了影响,反过来也会对肝藏血(阴的功能)产生影响。
比如遇到突发事件,情绪刺激,家里有人突然重病、突然去世,临床很多见,或者说病人长期处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中情志不佳,那么肝主疏泄(阳的功能)受到障碍,反过来会导致肝血的异常,最常见的就是女性月经的异常。
(普及正确的观念:月经的异常或者月经的紊乱,必须要连续三个月以上,每次时间提前或者错后超过七天以上,才称之为月经紊乱。平时偶尔一次的月经异常,不用盲目紧张,人体自身有强大的调节作用,使其恢复正常。)
说回焦虑,在中医里边焦虑往往跟肝的功能的运转失常有关系。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早期发现焦虑的潜在问题,及时调理呢?
经络实际上有很多方法,下面给大家介绍通过体表的状态来探查疾病的小技巧,看自己有没有潜在的焦虑问题。
探查潜在焦虑方法
前面说肝的异常导致焦虑,理应从肝入手,但肝经在腿部内侧,用起来不是很方便,这时可以找与它相表里的阳经就是胆经来调理。
胆经在体表循行是从上到下,靠人体的外侧,在侧头部有三个弯折,覆盖了头的侧面、两边的大部分的区域。
大家可以一起摸一下,前面到太阳穴(眉毛和眼角连线的中点,凹陷中,就是太阳穴。)后面到风池穴(把拇指放在头后面正中央,正中间有一个凹陷,顺着凹陷往两旁边摸,会摸到一个突出来的筋,过了突出来的筋还有一个凹陷,这个位置就是风池)侧面到到耳尖(把耳朵折起来会有个尖,耳尖往上四指的区域,前、后、上、下。)
这个区域都是侧头部的区域,大致是胆经在侧头部循行的区域。找到这个区域之后,如果有焦虑的潜在问题,典型的有偏头痛,身体会在这个区域给我们发信号,告诉我们在肝胆有没有瘀滞的情况。
具体找法:
首先用拇指,从上到下按这个区域。从太阳穴开始,顺着一点一点的去按。
如果按这个区域里面碰到哪个点按了之后比较痛,这个是第一种情况。
第二点的话,在摸的过程中有没有摸到皮肤下面有不平整、疙疙瘩瘩的情况。
第一种叫压痛。第二种叫结节或者条索。压痛或者结节、条索状物,都是肝胆瘀滞不通畅的表现。
临床上有这两种情况的,一般患者都有焦虑倾向。而且多伴有偏头痛或者睡眠障碍,脑力劳动者居多。
焦虑引发偏头痛、
失眠等问题的解决方案
▌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点按,用大拇指按摩。在头两侧都可以找一找压痛点,进行点按。
具体方法如下:
首先找到压痛点,直接用手做圆圈状按揉,按的时候可能会有点酸胀。
结节或者是条索状物,形状一般都是偏长条形的,要换用弹拨的手法。
按揉、弹拨时的注意点:
治疗的时候要把眼睛闭上,一个位置压痛或者说是条索,点按或者弹拨二十次,一天任意的时间做两到三次即可。弹拨一定是用大拇指垂直于条索进行弹拨。做的过程中,会感觉酸胀,甚至酸爽,但是按完之后把眼睛睁开立刻感觉头部会有轻松的感觉。
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上班族或者脑力劳动者、操持一家的妈妈,平时都可以进行自我保健,没事按一按,可以预防和治疗经脉的轻度的不通畅。
但是焦虑时间比较长,出现严重偏头痛或睡眠障碍等系列症状时,单纯点按可能就不太够了,需要第二个方案来解决。
▌第二方案就是用针。
第一,用针刺扎这个区域的穴位。
第二,扎痛点,就是阿是穴。摸到经络上哪个地方较疼,就在痛点扎一针。
第三,扎结节。摸到硬的、有疙瘩的地方,在疙瘩处扎一针。
用针的优势《黄帝内经》给了我们答案,在《黄帝内经》灵枢第一篇《九针十二原》里面就介绍过「欲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气血」针灸实际上调节人体气血分布的作用。
相比于按揉、点按而言,针刺的层次更加深,位置更加精准,相应调节气血的能力也就更强。
针对因焦虑引起偏头痛、失眠问题,介绍几个常用的针刺的穴位:
第一个角孙穴。把耳朵折起来,在耳尖位置,就是角孙。在这个穴位往上1.5寸,1.5寸差不多两个手指宽度,是率谷穴。另外就是风池穴,这个几个穴位都是常用于治疗局部偏头痛,效果比较好的穴位
在我们生活中,碰到身体上的一些问题,便能够翻看黄帝内经,从而进行解决。这不单单是一台医学宝典,能够从中学到很多治病的法子,或是一本智慧之书。
不过还有很多人跟我说,自己又不是学医的,原版或是文言文,自己根本就看不懂,我通常就会建议大家看一看我正在看的《黄帝内经》
小编给你们推荐的是图解版本的,里面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,还有几百张彩图用来讲解,这样即使是普通人,很容易就能学会。
它会在尊重原著内容的基础上,通过结合实际的例子来教你如何去分析问题,所以大家能够放心翻看。
将里面晦涩难懂、枯燥乏味的内容,变得人人都能看得懂、学得会、用得着的,确实让我受益无穷。
这一本是中国最权威的医学书籍出版社出版的,成立于年的中央级出版社,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触及古老医学书籍的出版社,因此大家身体上有什么问题可以放心翻看。
关键是这还是养生宝典,大家平时在家闲暇时间,读一读就能学到很多养生知识,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。
现在只要元,实惠又划算,而且都是古代人整理的医学常识书籍,都能让我们受益无穷!只要一顿饭钱,就入手了一套宝典,真的非常有价值!
想要品读的朋友,点击下图购买正版~
转载请注明地址:
http://www.fdmbc.com/zcmbzz/14988.html